聚焦过程管理 持续质量提升——记园区学前沉浸式教研专项研训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践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重要精神,链接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评估实际,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水平,2022年6月24日,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特邀苏州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戈柔,围绕“各园原有评估方案的调整”,开启了一场卷入式的学前沉浸式教研的深度研修,活动由区幼教教研员周隽琰主持,项目组骨干教师汇聚线上共同参与活动。
前期,各园立足园本实际,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深入学习和贯彻,重新审视原有的幼儿园评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深入的过程性实践,通过过程性的优化调整,推动了幼儿园建立内部自我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有效研究。四所幼儿园在此次研训活动中分别介绍了园所阶段实践的探索成果:钟园幼儿园延续前期设计的五张师幼互动评估表,介绍了五周时间内怎样将这些表格运用到真实的师幼互动场景中,以及他们的思考、改进和收获。天域幼儿园基于评价工具开发,从“学、问、寻、用、调”五个角度,聚焦师幼互动板块,呈现了“快速识别+精准跟进”实施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和路径。翡翠幼儿园以“入轨·攻坚·激励·生发——机遇问题链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优化”为题,以半日活动记录表的设计、优化、调整为例,体现了园所对评估指南的实践不断深入。环洲幼儿园借鉴了德国幼儿日托机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以自我评估为起点,形成了园所保教工作质量自我评估七步程序。
四个案例引发了成员们的共鸣,老师们结合了案例中的评价工具、评价指标,同时结合自己园所现阶段的研究实际各抒己见,同时从“表格设计的科学性”“表格细化度的把握”“评价工具如何有效助推教师行为优化”等内容提出相关疑惑。戈柔表示被园区骨干教师团队强大的行动力所深深吸引,在区域引领下的沉浸式教研,助推了区域园所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她指出量表评价指标的维度要与教师的不同水平对接,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评估,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科学的拆分和梳理,突出难点。评估表格的设计要尽量简练,从找到问题开始,细化问题,具体化地实践,阶段化地去改进,形成自我评估的路径。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沉浸式研训团队在不断的学习、设计、实践,反思优化、再实践的循环研修中,深入践行评估指南所传递出的精神,在实践与交流中开阔了思路,逐渐摸索出了建立各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的个性化路径,让过程评估更为科学、更为鲜活、更有温度,我们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