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研生态 打造区域品牌——园区举行科研协作共同体成立会议
4月3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科研协作共同体成立会议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新聘园区科研协作共同体领衔人和部分导师代表参会。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关于立足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推进新优质教育行动的实施意见》(苏园办〔2023〕76号)文件精神,为促进优质教育集群式发展,结合园区科研管理实际情况,依托中小学教育集团和幼儿园片区管理,全区共建立10个科研协作共同体,其中中小学7个,幼儿园3个。各共同体设立领衔人,并聘请区内外名师担任导师。科研协作共同体在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实行“区域管理、校际协作”的实施策略,在项目研究、科研培训、课题研讨及科研成果总结推广活动中发挥集团化(共同体)办学优势,促进区域教育科研优质均衡发展。
会议伊始,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叶鹏松和科研处主任张久旗为园区科研协作共同体领衔人和导师代表颁发聘书。一份份聘书既是对各位领衔人科研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更是对各位领衔人的殷切期望。
叶鹏松为与会人员做《培育科研生态,打造区域品牌》微型讲座。他从课题研究引领科研,营造课题生态;创优配置支撑科研,构筑环境生态;外培内研赋能科研,打造学习生态;扎根课堂深化科研,丰富实践生态;示范辐射延展科研,优化联动生态五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教育科研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应有规律及过程。强调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力军,理应成为教科研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立科研兴校之志,走科研兴教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积极响应区域教改特色,关注重大项目研究,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把握新趋势,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久旗就园区科研协作共同体成立的背景、意义作了说明,明确了科研共同体领衔人的职责和相关要求,并就下阶段工作作了部署。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助推器。以科研协作共同体为重要载体,培育良好的科研生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园区教育科研注入新的活力。
一审一校 张久旗
二审二校 张 嘉
三审三校 朱红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