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唱古韵新声,承传统文脉——2024年苏州市中小学音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5:01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美育,坚定文化自信,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苏州工业园区组织召开2024年苏州市中小学音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活动,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联手承办此次活动。

cddbafb4f65e4747b276ff59c8700895.jpg

苏州市各县级市(区)音乐教研员、市直属和县级市(区)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苏州交响乐团附属合唱团(苏州教师合唱团)音乐教师近两百多人参加了活动。

23e307fe1e38414ab7334a5c1f5d6cbf.jpg

来自苏州各区县市的六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了各自的课堂。精彩纷呈、各具风格的教学内容将传统优秀文化引入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感受艺术之美、文化之魂。

【小学篇】

常熟市实验小学王珺老师执教的《箫》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汉族小调,又称“紫竹调”。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基于音乐核心素养,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有机地进行结合,融合声势律动、乐器伴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以趣味化体验方式一根“百变小竹棒”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通过有层次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辨别音高并且在歌曲中准确地演唱。整堂课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民族乐器箫,到了解江南名曲《紫竹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94e8b6722af0423cb8414615661c20ed.jpg

来自张家港市南沙小学的沈青老师执教的《打枣》,从演奏唢呐模仿鸟叫、知了让学生展开想象,邀请学生吹奏唢呐、观察唢呐结构,在感知、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分段聆听,唱谱、模拟敲鼓、模拟唢呐吹奏动等活动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对作品的主题旋律反复聆听、演唱加深记忆。整堂课围绕河北吹歌贯穿,教师唢呐、咔腔、口弦子的演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乐器,对河北吹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848ef252da9e4945b5d802dd0e2f7d3c.jpg

《滚核桃》是山西绛州鼓乐的代表作之一。因演奏技法变化多端而体现了绛州鼓乐中“花敲鼓”的特点。来自太仓市实验小学的夏俊俊老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相结合,建立起“鼓乐大单元”的研究,从而引出“民族音乐流传的是乐声,铺展的是历史,描绘的是生活”这一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7e1091c07c3419d99114db10808d8ac.jpg

【中学篇】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束静宜老师基于“长江沿岸民歌的风格与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的大观念,通过聆听、体验、演唱等方式,对比欣赏原生态山歌,对交响组曲《炎黄风情》第四乐章《巴蜀山歌》中《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两首交响乐作品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深入研究山歌与交响乐的源与流,真正领略到了长江沿岸山歌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在“我是民歌传承人”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对于传承民歌的重要性以及“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这一目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次学习,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对民歌艺术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与责任感。

f9d8b77e2c0242209ad9f80be69b0830.jpg

江苏省第十中学的查丽红老师执教的初二年级《兴国山歌》一课,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老师在为同学们即兴演唱了地道的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后,激起了学生学唱山歌的好奇心。老师以听山歌、唱山歌、对山歌层层递进的方式,带着学生唱旋律、学方言、悟情感,并从中感受民歌歌词中的文学之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即兴编创歌词,在“民歌会小舞台”进行展示。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体验中亲近山歌,用真情实意表达山歌的自然之美、生活之趣和人性之情。

9a2a86fcebca4e31badb66352096cf52.jpg

《国乐飘香——小放驴》由相城区漕湖学校董堂星老师执教,以“民乐进校园,我是优秀推介官”为单元真实情境,通过回顾、对比、引领学生认识我国古老的吹管乐器——管子,了解其结构、音色等。在新课教学环节,他通过“走驴”、“跑驴”、“欢驴”三种驴的脚步变化,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北方人的劳动生活,听过音乐了解北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面貌。整节课寓教于乐,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临时组建的鼓吹乐队中体验“学舌”一问一答的演奏形式;在北方地秧歌——《跑驴》中感受“句句双”前后乐句对称重复的特点;在“争做非遗传承人”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最后紧扣单元真实情境,让学生讨论对河北吹歌以及本节课作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b355a860172441e3bd9ab67f8d365714.jpg

下午,浙江师范大学的郭克俭教授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专题讲座。

郭教授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认真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的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必须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主题教学中,做到真学、学真,在学深弄懂上下功夫,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成为学生们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榜样;要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先进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

450a32575bce41c4ab5cdca0f4b0e18e.jpg

来自园区、吴中区、昆山的教研员及教师代表也对此次展示课堂进行了反馈与点评。最后,苏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欢老师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旨在引领广大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审美素养,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仍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巧妙的方式进行传递,让音乐课堂更具人文气息。

3396002c8e5242368f411faa6e1046cf.jpg

 

一审一校:朱 岚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朱红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