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AI赋能向未来,项目引领研前沿——尹立坤名师工作坊联合隋小波名师工作室、黄梅云支教工作坊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3 15:52:1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5月21日,尹立坤名师工作坊、隋小波名师工作室、黄梅云支教工作坊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三区联合研修活动在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三区名师工作坊和工作室成员、三区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工作坊结对学校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f64377d44fe7471697870fff1c431402.jpg

公开课教学观摩

首先,来自三个工作坊的四位教师以“走进人工智能”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学习体验,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还通过互动与实践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参与学习的教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尹立坤名师工作坊成员、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的王乙聿以“探秘人工智能”为题,通过项目化学习,带领学生认识了人工智能以及应该怎样应对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易加学院和在线机器学习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机器学习的工作流程,化抽象为形象,使得学生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13afb1e0881a487baff828476bfa2920.png

尹立坤名师工作坊成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赵艺琳以“探秘人工智能——AI重绘繁城姑苏”为题,基于易加学院项目化学习平台,将“人工智能绘画”引入绘制“繁城姑苏”画卷的项目实践中,学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展开了一场领略AI、展示繁城姑苏的独特体验。

d87e3565eb304f57a51bdb42d6269718.png

隋小波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外国语学校的金丽琴以“体验人工智能”为题,带领学生认识了人工智能及其广泛应用,并在项目活动中体验如何设计人工智能产品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引入与活动体验,学生们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名词,更是一种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现实力量。

73138090e4ff4ba6a10b1b8eeeaa0225.png

黄梅云支教工作坊成员、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的穆芳芳老师以“走近人工智能—智能文本分析”为题,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形式,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主线,让学生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探秘智能文本分析过程,最后理解文本分析的基本原理。

5e59feec1f81444b9c90cd8072ac2d58.png

互动研讨

参加活动的教师分享了本次观摩课的看法,大家都表示几位老师的课堂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将人工智能复杂的技术原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活动设计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问题设计巧妙,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具有启发引领作用。

d130e65f98e447deb90e1873d9807dec.png

专题论坛

在专题论坛分享环节。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人才与科研科科长、高中信息技术研训员黄梅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探究”为主题进行分享,她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有温度、有亮度、有深度,并从学习动机、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师角色分享了培育“学”为中心教与学关系的策略。

bec7cf3374194537af600744f47774c7.png

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隋小波以“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效课堂模式探究”为主题,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一堂好课的标准和如何打造高效思考型课堂三个方面进行分享,最后还高度认同了园区易加学院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bc51ecb7a7134551ab9987e94e866c2a.png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尹立坤从求新、求变、求发展三个角度总结了今天的观摩课,她认为今天的四节观摩课具有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教学内容选取各具特色、教师活动设计各有亮点,学生扮演多种角色,实现了同题异构的最佳成效,真正指向学科育人;同时,对于帮助教师明确人工智能课上什么、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她还对本年度工作坊读书交流活动做了工作布置。

685f61fb149d4981b9c9b6547bc6f621.png


最后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肖年志作总结发言,他以“与时俱进”为关键词,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教师角色的与时俱进、技术工具的与时俱进、跨区融合的与时俱进等五个方面高度赞扬了本次跨区研修活动的实践意义。

699bde16238e49c1b86e33c8021c3ee0.png

回顾整个研修活动,各位参与教师表示收获与反思同在,对未来教学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和探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一审一校:尹立坤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朱红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