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融创争先锋,赋能教育促变革——记2024年园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研训活动
初夏的五月,万物并秀,生机盎然。为强化易加融创先锋,推进教育改革,2024年5月23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共同体培训活动在朝前路实验学校举行,姑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丁银杰、园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全体成员、以及朝前路实验学校全体数学老师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教学研讨及专题讲座等环节。来自七所不同学校的八位优秀教师带来风采各异、生动精彩的课堂展示。
问题引领古今联——学必贵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首先,星湾学校的高心喆老师开设了跨学科学习的展示课《园林数学·千树万数理花开》,高老师在春暖花开之际带领学生走进苏州园林,探寻苏州园林中那满园春色之间的数学奥秘。从“花木与中国古文化”“花瓣与斐波那契数”“种树排列方案设计”“网络画板构树形几何”四大驱动问题出发,融合语文、生物、信息技术多门学科的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项目的实践与研究。朝前路实验学校的庄光新老师开设了概念教学《分式》,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利用类比思想,让学生体验了分式概念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的冯丽老师展示了应用数学《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冯老师充分利用易加信息技术,课前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从摸硬币的实验出发,让学生在操作中解决问题。整节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用数学的思维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并建构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观念。景城学校的阙成老师带来了单元复习教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引导学生从几何背景出发,进一步感受从图形面积计算得出整式乘法法则、乘法公式的过程以及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层级递进构建章节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发展模型观念与应用意识。
接着,朝前路实验学校的苏冬燕老师开设了“做”数学教学《叹为观“纸”——“千纸鹤”中的数学原理》。苏老师从勾勒千纸鹤的折痕图出发,将如何以最少颜色着色平面折痕展开图为探究思路,引导学生体会平面折纸模型的两可着色性,并思考呈现这种现象的相关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星浦实验学校的田月桐老师带来了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全等图形》。田老师通过生活实际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全等图形的研究魅力。进而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增减性作为研究突破口,让学生直观想象,得出全等图形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体会全等图形的魅力。文景学校的薛文武老师给大家展现了单元起始教学《全等三角形》,薛老师立足单元视角、结合学情、优化单元教学结构,通过有效设问、直观展示、推理证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归纳结论,在整个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数学表达。最后星洋学校的孔雅琴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微专题教学《与双曲线的中心对称性有关问题的解决》。孔雅琴老师从双曲线中心对称性出发,将双曲线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运用图形的中心对称性解决有关图形面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新发现、新感悟,并有新突破,发展了学生直观想象、推理能力。
专家启发润心田——高屋建瓴启发,核心素养开花
姑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丁银杰以《“一题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开设讲座。他强调,要借助结构化知识让学生走出题海,实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讲座他从学习重难点、学习困惑点、学习拓展点三个视角入手,结合两个典型的课例,阐述了基于“一题一课”的练习教学要聚焦主题,提炼核心问题;研究“生”、“题”、“课”,促进深刻性理解;驱动持续性学习,实现思维水平自然地进阶。最后,他指出当知识有了结构,有了联系,它就像种子一样,有生长的力量,真正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讲座结束后,骨干教师共同体全体成员进行了读书分享。
教学相长幸福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紧跟专家的路,借鉴别人的路,走好自己的路,最终让学生学会走路。教学探索之路永无尽头,唯有勤勉不息,方能精益求精。此次研训活动集合了各位执教老师迸发的灵感、思维的碰撞以及专家的理论支持,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带着自己的收获与思考,汲取力量,迸发灵感,积跬步以至千里,奋力谱写教育共进之华章!
一审一校:王晓峰
二审二校:曹 宏
三审三校:叶鹏松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