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共识·提深度·谋新篇——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第九批)实地调研活动
2024年6月3日至6月4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于对苏州市2022年立项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邱学青、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叶小红、泰州市幼儿园园长马洁组成专家组莅临现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戈柔、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幼教干部杨俐以及县级市(区)幼教干部、幼教教研员陪同调研。
共浸游戏
6月3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专家组深入班级、游戏场,从园内外环境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建设、一日生活环节等方面对幼儿园进行全方位考察。尚城幼儿园“园、镇、街、站”五大主场28个游戏体验区,升级优化的区域、丰富适宜的材料充分满足了幼儿运动、探究、交往、表达、创作的需求,积极良好的师幼互动以及幼儿游戏时沉浸投入的状态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出“大美”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幸福教育样态。
尚城幼儿园园长夏玲玲以“幼儿园‘大美’生活课程建设”为题做专题汇报,围绕“大美”生活课程的基本现状、推进措施、实施效果、建设呈现以及下阶段推进计划做深刻阐述,着重论述“大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闭环机制、全卷入模式以及全发展体系。未来路上,尚城幼儿园将持续聚焦“人”的发展,优化游戏场域,创新课程实践,深化成果内涵,向着“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共享经验
6月4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组织经验交流、座谈会和专家反馈会。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推进十年来,苏州教育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内涵,努力让每一个幼儿接受优质教育、每一位教师得到全面发展、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提升,构建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良好局面。
活动伊始,杨俐分享苏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推进举措、创新经验、建设成效。她强调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一场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课程改革探索实践,其实质是一项质量工程,不仅涉及政策、制度、经费,更是师资、课程、教研、培训等不同层面的协同发展,行政与教研“一体两翼”,为课程游戏化推进保驾护航。
戈柔表示,所有的课程改革、教学现场都指向儿童的发展,《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正是课程改革的生动缩影与真实体现。在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引领下,各县级市(区)教科研部门坚持“基于问题、基于发展、基于质量、基于评估”的理念,探索以教研促区域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实现幼儿、教师、幼儿园共生共长。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中心副主任周隽琰做园区经验分享。她指出,课程游戏化改革延展园区“适合的教育”内涵,政研一体、片区联动,实践“适合的教育”生态环境,管理、研究、督导、评估四位一体,实践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创新样态。
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园长陆叶珍分享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玩创”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聚焦儿童发展核心,基于问题现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解读“玩创”项目本质内涵意蕴,分享“玩创”项目开发与实施具体路径,构建更加贴近幼儿心灵的课程,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共谋未来
反馈会上,专家组反馈项目实施和保教质量情况,并就如何提升保教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专家提出课程游戏化的建设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根植于儿童生活,并进一步加强课程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可看、可说的有准备的环境,让课程更具开放性、包容性。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晓燕表示,园区学前教育将以“展”相会、“馆”相会、“场”相会、“研”相会等创新活动样态,持续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深化内涵、孵化成果;潜心研究、凝心聚力,探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笃行以致远,惟实且励新。在未来的教育路上,园区教育将牢牢把握课程建设的科学路径,破解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再下功夫,让课程游戏化建设成果惠及幼儿、教师和幼儿园。
一审一校:沈 娴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朱红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