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万物互联启新程 强基铸魂育新人——记魏东名师工作坊(信息科技)第十七次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1 10:47: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科技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效度,提升学科教师新课标的研究能力、新教材的理解能力、新课程的设计能力和新课堂的实施能力,1119日上午,魏东名师工作坊(信息科技)第十七次研修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成功举行。本次研修以“万物互联启新程 强基铸魂育新人”为主题,聚焦“物联网”教学,魏东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青剑湖实验中学、唯亭学校、园区一中、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师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包括课堂观摩、教学研讨、实践分享、专家讲座等环节。

3b2735eff9704aff88f00d74c93a8896.jpg

课例展示

活动伊始,园区教师发展中心魏东老师和金鸡湖学校王禹老师围绕“物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4667076d4a824825a72009d20d098eec.jpg

魏老师以《解密商品条形码》为题实施项目教学,自主研发教学支撑教具——制码工具和学习过程监测工具,通过识码、译码、制码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条形码的基本内涵、译码规则及制作方法。充分利用工具和资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落地个性化分层教学,设计从技术原理剖析→实验小样制作→批量流水生产的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魏老师坚持四项教育理解:爱为教育之基、兴趣为学习之源、细微处见真章、活动中促成长,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信息科技社会责任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6a4ed85b4991424081f9e7acc38c9d19.jpg

王老师以《掌控新“视”界》为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物联网的应用探索。通过认识掌控板和mpython 软件的组成、掌握软硬件的互联互通等基本操作,借助园区易加平台的支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资源,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能非常好地进行了自主探究的小组学习。在“与未来对话”的个性化编程环节,学生利用既有的编程知识,修改脚本、搭建新脚本,再通过软硬件的互联互通,在掌控板的OLED屏上呈现运行效果,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研讨

bf865bf1affa46eab8246e5bb7ebd96a.jpg

交流研讨环节,魏老师和王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随后青剑湖实验中学顾梦婷老师和星洲小学朱亚萍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顾梦婷老师认为《解密商品条形码》一课,课堂教学逻辑结构清晰、教学内容有深度、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度学习以及差异化学习表征明显,教师自研的学生学习成效监测工具高效支撑教学评价,同时从自主可控和信息社会责任视角巧妙融入课程思政,达成强基铸魂育人目标。朱亚萍老师认为《掌控新“视”界》一课,课堂设计精巧,从掌控板的硬件构成、软件平台、连接方式及程序刷入等切入,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贯穿全程,学生兴趣浓厚,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大大激发,课堂氛围愉悦,教学达成度高。每一次评课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反思与成长的机会,通过评课,工作坊成员对“物联网”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践分享

1b0547efa503402495b583ffb289aa1a.jpg

随着八年级新教材的启用,工作坊各成员校积极投身于物联网实验教学。本次活动由唯亭学校周静老师和金鸡湖学校刘海玲老师分享了各自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包括实验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器材购置等方面。随后,工作坊成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共同商讨进步之道。

专家讲座

1a4ca9bd58cf4c02be53a0d5acaf3c3d.jpg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特级教师陈月新做专题指导,陈特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随后,陈特以《信息科技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为题,从教师为什么做研究、论文写作路线、如何选题、论文结构及表述以及如何提高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条分缕析、娓娓道来,陈特运用生动详实的案例剖析了教科研的成长路径,为工作坊成员打开了教科研的新视野。

一场研修一份成长,工作坊全体成员将紧紧围绕新课改精神,深入研究新教材、精心设计新课程、扎实落地新课堂,深耕技术研究、突显学科特色、彰显信息科技学科的独特魅力,以教科研为底色全面提升新时代信息科技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审一校:魏  东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