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探秘基因,领航未来----园区高中生物“学为中心·素养导向”主题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6 10:00:38 浏览次数: 【字体:

2月27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学为中心·素养导向”主题教研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方洲路校区)进行,园区生物学教研员季忠云主持,江南大学徐美娟教授和园区全体高二、高三生物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PCR”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两个课题在高二新课教学和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进阶教学展开。高二新课教学中,星海实验高中的王丽老师沿着“类比推理——校正推理——完善推理”的思路引导学生对PCR的基本组分进行分析,并通过磁条模拟以及动手画出PCR的3个基本过程的策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PCR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分析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苏大附中赵艳萍老师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中围绕“如何利用质粒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这一核心问题,通过4则递进式的资料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元件设计,构建出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接着以小组合作探究质粒模型连接问题,直观而深刻的分析了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对表达产物的影响,探讨了单酶切和双酶切的对比。并在最后引入诱导性启动子的概念,展示载体升级的前沿技术,为学生打开了基因工程的新视野。

fba7670a20b94c739283c5ab2cd781eb.jpg

ae7aa82784e74749aa58e5c82002e2c9.jpg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蔚丹丹老师立足高三,分析高考真题中对PCR技术的考查特点后,以《基于科研视角下的PCR技术热点问题探析》为课题,从引物设计、PCR过程分析与计算、PCR结果分析与优化三个部分模拟真实科研流程,带领学生展开复习与拓展,注重渗透高考核心考点,培养学生在真实科研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应用的综合素养。隋媛老师的《百变PCR》微专题复习课也紧密结合高考考点和实际应用,以“甲流病毒核酸检测”“单链DNA探针制备”“融合基因构建”等真实情境为切入点,将复杂的PCR技术分解为四个任务(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不对称PCR、重叠延伸PCR和反向PCR),以任务驱动,层层递进,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中设计了多个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aa9e2da6d94846b9a2f20da2c6aaf842.jpg

f9cf8cf14ab5480ea71a1ca9f3a5047e.jpg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王世瑶老师以“人血清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为主线,通过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忆选择质粒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原则,学生自主归纳限制酶的选择方法,辨析单酶切、双酶切、同尾酶概念以及选酶过程中的易错点,最后以高考真题检验学生复习效果,帮助学生明晰解题思路。强文静老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构建LeS3基因表达载体”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酶切法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切割基因和质粒模型,提升学生深刻内化知识点,再以科研问题逐步引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其他3种方法,并在构建过程中串联高考考点,如电泳、反向pcr等,充分体现以高考为导向的复习课设计理念。

74a9568bcba74fae93c5591ad681ad3a.jpg

727f11778ea440568c21b95048aa31c9.jpg

最后,江南大学的徐美娟教授开展了《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专题讲座。徐教授以其深厚的科研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大学科研视角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考试题链接真实科研情境的趋势。再以PCR引物设计技巧、转化子筛选和鉴定、菌落PCR的应用等为例,生动展示了基因工程在科研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并结合诺贝尔奖成果及国家战略指向等热点问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极大地拓展了在座生物老师们对蛋白质定向进化、易错PCR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等复杂科研技术的认识。讲座结束后,许多生物老师意犹未尽,纷纷向徐教授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就引物设计网站用法、检测技术和质粒载体等问题与徐教授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徐美娟教授的讲座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更为他们在新高考背景下应对复杂多变的题型和情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82cd082f5361495d98b08bf2ecc0dd65.jpg

eeeffc72f51340ab99d9b69f187e53e0.jpg

 

 

一审一校:季忠云

二审二校:张 

审三校:胡修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