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春日启智 德润无声——记园区小学德育“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专项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7 17:17:42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江南,万物生辉。苏州工业园区各小学德育骨干、心理教师齐聚唯亭实验小学,共同参与“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专项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主题课堂展示+专家深度引领”的模式,构建起学生社会与情感培养的立体化实践体系,为园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直面压力 助力成长

唯亭实验小学吴杉杉老师《探秘“压力球”,解锁动力源》创新构建三维干预体系,通过吹鼓三色压力球实现情绪可视化,特别设计的“压力显形舱”与“转化工坊”,引导学生将压力碎片再生为动力风铃。典型案例中,教师采用情景剧展现学生从沉默到倾诉的转变轨迹,配合家庭减压契约树形成家校共育闭环。

星洋学校冯小红老师执教的《给压力气球一个“放气阀”》“3i”为助力,通过“发力发布会”“压力实验室”“压力转换器”等趣味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压方法。

83824a23e3a747da93b508b4748add44.jpg

4677ef737c834e949ae33fb1ac67ca4b.jpg

培养习惯 提升自我

星湾学校赵静老师《脱“瘾”而出,不做手机控》直面数字化挑战,运用AI行为分析技术解码手机沉迷诱因,学生自主制定的“掌机高手”计划与数字素养公约,展现了个性化问题解决智慧。

第二实验小学高媛老师《课间“唯”妙规划,“亭”下美好时光》通过“魔法刻度尺”量化时间管理,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制定安全、健康、合理的课间准则。

1a0cc627d1574ba889faf43405192d25.jpg

65aa8cab02644f39a6c10e188ea8327f.jpg

学会交往 温暖同行

娄葑实验小学吕小雨老师《谦让的快乐魔法》通过饮水机前排队等生活场景,配合“谦让徽章”激励机制,使学生掌握“你先用/共同解决/应急关照”实践准则。

星湖学校谈玉芳老师《送你一颗甜甜的“外号糖”》课程以“糖果”为线索,设计了“外号糖果品滋味”“外号糖果调配方”“能量糖果造甜蜜”“甜甜外糖传心意”四个活动,形式新颖,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ad7ce13cac2c4d059d0362e9a8fba2c5.jpg

8ad1ece4e0984cd18d9c94ef04f07df9.jpg

心理疏导 织就情感

星汇学校张奕舒老师以三位学生的友谊故事为载体,引导同学们在表演和讨论中归纳获得友谊的方式:坦诚情绪、相互尊重、真诚倾听、分享乐趣、磨合相处等来体悟交往的真谛

星澜学校张君妍老师巧用扭扭棒构建“人际圈”模型,使抽象的关系边界可视化,学生们在玩中学,总结出了人际关系圈中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和应对方式。

b4bc2f13ef1448b1bd5ca2bb61b4c397.jpg

c542a7e667aa42ac8b3e68aca4b90c81.jpg

课堂展示后,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王燕芳名师工作坊的四位评课教师针对各自观摩的课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点评,总结亮点、提出思考

a0ea979b8c8a4980a52ae2521b8792c5.jpg

师发展中心张嘉老师基于华东师范大学黄忠敬教授的理论框架,系统阐释了“社会与情感能力(SEL)”的内涵与实践路径。该能力涵盖情绪管理、社会问题解决等维度,以“五指模型”(创造力、责任力、合作力、共情力、情绪力)为细化方向,强调通过分层教育体系推进。介于学生在自我管理、自信等维度能力有待强化,张老师指出,学校可以从教师专业提升、课程实施融入、实践活动拓展、校园氛围优化及家校社协同等方面构建系统化培养生态,通过班会课、心理课等实践案例,推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

277b41c64d5d483a90d9d8f1f3b68917.jpg

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张琰老师的专题讲座《家校沟通中的社会情感力提升》,为老师们如何进行有效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全新视角。她提出的“四象限家庭分类模型”引发强烈共鸣:面对高自主性的“主动型家庭”,建议采用“苏格拉底式追问”引导自我反思;针对习惯推诿的“指责型家庭”,独创“情绪镜像反馈技术”,通过重现家庭对话场景促进换位思考;特别是针对价值观固化的“自洽型家庭”,倡导的“微改变涟漪效应”理论,为突破家校沟通瓶颈开辟了新路径。

d298f2652b7f402eae68a7257d645b26.jpg

姑苏春正好,育人正当时。这场聚焦心灵成长的研讨会,既是对“全人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园区教育工作者正以专业与智慧,在学生心田播撒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种子,静待其成长为参天栋梁。

 

一审一校:郑有为

二审二校:张  

三审三校:胡修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