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项目学习新路径 数字赋能德法大课堂——记苏州工业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专题研讨
为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探索素养导向的育人新模式,4月17日,苏州工业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研讨展示活动在景城学校举行。
景城学校屠燕洁老师、星湾学校刘陈老师、新城花园小学孙笛老师、唯亭学校王德娟老师分别执教了《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我们有新玩法》《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合理消费》这四节课。四节课均搭建了项目框架,构建项目化教学链条,实现素养可视化落地。
课后,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充分展示了AI课堂诊断在项目化学习课堂中的强大助力与创新应用,为在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借鉴与启示。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蕾全程参与活动,并开展题为《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一些思考》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徐蕾从多个维度深入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策略,为一线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启发:教学内容应以“逻辑性”与“结构化”为核心,通过单元整体设计,重构内容体系,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连贯;充分关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鼓励将心理学方法引入教学实践,精准锚定学生成长需求;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与其他学科共同协作,实现跨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徐蕾特别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将方法贯穿教学全程脉络,注重方法指导与渗透,系统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新样态。讲座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可操作性强,犹如一场盛宴,为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满满的收获,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和参考。
活动尾声,张嘉老师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活动成效,强调项目化学习与数字化赋能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未来要深化项目化实践,实现跨学科融合与学段贯通,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教学评”一体化智慧课堂。
一审一校:樊淡如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