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润心 先锋聚力——园区初三道法教研暨党员先锋·课程思政活动
人间四月,芳菲正盛。4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初三道法中考复习研讨暨党员先锋·课程思政活动在景城学校举办。党员老师的精品课例与专家的精彩讲座交相辉映,以“研”为楫,共探思政教学的深度与温度,为中考备考注入智慧与力量。
一、课堂观摩:深耕细作展风采,多维赋能促成长
星湾学校的党员老师周乐陶,带领学生回顾澳门廿五载发展历程,通过丰富案例展现澳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如澳门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领先技术,深入解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成效;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实例,剖析“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澳门经济结构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引用岑浩辉等典型人物事迹,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周老师的课件兼具知识深度与教育温度,通过数据图表、思辨讨论等多元形式,让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不仅助力学生系统掌握考点,更厚植家国情怀,彰显出其深耕思政教学、善用鲜活素材培育时代新人的匠心与担当。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的党员老师陆梦怡,以“茶颜悦色苏州首店排队”“哪吒盲盒首发溢价”等案例剖析奶茶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解读“首次亮相”与“链式发展”的特质,一起探寻“首发经济”的发展密码。在“苏式样本”环节,本课聚焦平江街道实践,从政策扶持、文化创意转化到科技企业创新,展现地域经济活力。课堂还围绕“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设置思辨讨论,引导学生从政府、企业等多维度探寻发展路径。陆老师以“本土案例+理论解析+互动思辨”模式,让“创新驱动”“双循环发展”等理念自然融入教学。学生在观察与思辨中触摸经济发展脉搏,“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的理念已在学生心中萌芽,这堂充满“苏式智慧”的公开课,正是创新教育与本土实践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党员老师陈丽娟,开设题为《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复习课。她巧妙借助AI技术,将两会知识融入青少年成长视角,为学生打开认识国家发展的新窗口。陈老师以“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为核心场景,引导学生围绕校园霸凌、学业负担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通过撰写提案案由、模拟民主协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在“AI时代职业规划”环节,以“人机协同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知识灌输转向创新思维,从书本学习延伸到生活实践,在思辨中明晰“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的结合路径。本节课用“提案争议辩论”激活权利义务的法理思考,以“新兴产业热词”点燃创新奋斗的时代热情,更以《青春之我》的集体朗诵升华责任担当。她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可参与的成长场景,让两会精神不再是橱窗里的政策文本,而是青年学子可以触摸、可以践行的时代使命。这堂公开课不仅是一次时政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青春与时代如何同频”的生动启蒙,让法治信仰、民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东沙湖实验中学王婷老师开设《从春晚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复习课。她以春晚为切入点,分别从文化自信、科技力量、生态文明三大板块展开。通过非遗元素在春晚的创新呈现,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以舞台科技应用为例,剖析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驱动作用;借春晚中的生态主题节目,阐释绿色发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王老师巧妙将热点素材与教材考点融合,通过 “热点聚焦 — 考点链接 — 实战训练” 的递进式设计,既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厚植家国情怀。其课堂构思精巧、逻辑清晰,展现出对时政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彰显了以时代之魂育人、以多元视角启智的教学智慧,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价值认知提供了生动范本。
二、专家引领:锚定学科本质,把握备考航向
四堂精彩课例后,研讨活动从实践课堂转向理论高地。老师们带着教学中的思考与收获,共同走进专家讲座环节。本次邀请到的专家是昆山市教研室殷久华老师,他强调思政教学需紧扣“学科本质、学科问题、学科思维、学科知识”四大维度,并且指出接下来的教学方向与方法:研课标,把握素养导向;钻教材,回归育人本位;用时事,重构知识体系;优课堂,实现“知识—能力—价值”增值。殷老师的分享高屋建瓴又直击痛点,为备考教学提供了精准的方法论指导。
三、总结展望:聚智同行启新程,共待六月繁花绽
最后教研员王陈华老师在总结中指出,四堂公开课以“热素材、深思维、厚情怀”展现了初三复习课的多元样态,专家讲座则为备考指明了“回归本质、聚焦思维、强化实践”的方向。她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在深耕教材中夯实基础,在活用热点中培养能力,在情感共鸣中塑造价值观,让思政课堂成为照亮学生成长的精神灯塔。
此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教学智慧的碰撞,是一场向美而行的奔赴,更是党员先锋模范的课堂聚力。愿园区道法教师以集体之力深耕细作,以课程思政引领方向,以创新之思赋能课堂,在中考备考的征程中,携手同行,共待六月花开!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