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教深度融合 赋能高效课堂——园区高一高二生物学教研活动在南航苏附开展
4月24日,园区高一高二生物教研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星湖校区举行。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生物教研员季忠云主持,全区高一高二生物教师参与,并特邀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吴久宏指导。
高一年级聚焦《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开设了公开教学。南航苏州附中吴静言老师以洒锦荷花、豌豆形态差异等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基因调控性状的机制,课堂讨论热烈,科学思维显著提升。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徐瑶老师以人类肤色差异为线索,结合DeepSeek平台合作探究,强化学生信息分析与概念构建能力。西交大苏州附中胥胜楠老师通过柳穿鱼和双胞胎案例,生动阐释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高二年级聚焦《胚胎工程》进行公开展示教学。南航苏州附中韦慧老师以“高产奶牛培育”为情境,利用太空泥模拟受精过程,将抽象理论可视化,培养实践能力。西交大苏州附中张驰老师以“复活猛犸象”为议题,串联体外受精技术,融合科学探究与生命伦理教育。星海实验高中刘瑶老师围绕试管婴儿技术,通过递进式资料分析和模型构建,拓展胚胎工程认知视野。
吴久宏教授开设了《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日常》的专家讲座。吴教授沿着自身教学经历与专业成长脉络,讲述了从初中教师到苏教名家的进阶之路。这份蜕变,始于热爱,成于专业,印证着“情”能补拙、彼此成就的教育真谛。讲座围绕“培养情理交融的人”这一思想,通过大量优秀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充分利用课本及课外所涉及的真实情景,打造充满理趣的课堂,促使学生深度学习。针对青年教师关于科研发展上的困惑,吴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出教师应当将论文写在课堂上,将论文写在学生心中,要以教学和科研打开生命。
最后,季忠云老师在总结中呼吁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教研意识,实现“教学者”向“教研者”的转型,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高效课堂,推动区域生物学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审一校:季忠云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