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启思 教研赋能——记园区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教材 新实践”主题教研活动
谷雨送春迎新夏,做中学数再赋能。为聚焦课堂教学、促进教研组织方式的深度变革,形成“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常态,2025年4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主题教研活动在园区星澜学校举行。
上午,园区文景实验学校的王晓菲、园区中科大独墅湖学校的袁姝煜、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沈欣悦、园区金鸡湖学校的冯珂儿分别依托易加学院在线听评课平台,运用“学为中心·素养导向”课堂评价量表,对一年级《50有多大》课例进行了同题异构。
下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研活动,老师们围绕实验课例《一捧有多少》进行了同课异构,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其中园区星澜学校骆文静老师将童趣化的生活情境与阶梯化的实践活动巧妙融合,展现了“做中学”的数学课堂新样态;园区方洲小学金怡老师以“操作—观察—比较—建模”为主线,将生活经验逐步抽象为数学理解;园区星汇学校邹时宇老师以“建立标准、发展量感”为主线,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实验活动组织展开探究式学习;园区星澄学校的刘嘉宁老师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猜、捧、数、比中,体验一捧有多少。
随后,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吴江区鲈乡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新做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数学”活动设计》主题讲座。李校长从“做数学”的内涵切入,指出了小学“做数学”需要注意“工具的直观性”“问题的情境性”“过程的操作性”“活动的探究性”及“主体的参与性”五个特征要求,为小学“做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动,以实验驱动思维,用教研优化教学,让数学教学扎根实践的土壤,以根深促叶茂。相信全体参会教师定会如枝头新叶,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不断感悟成长,继续探索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要求下的广阔数学天地。
一审一校:杭 瑛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