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展风采 以赛促教共成长——苏州工业园区初中生物学优质课(中年组)评比活动在东沙湖实验中学成功举办
5月9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2025年初中生物学优质课(中年组)评比活动在东沙湖实验中学数码显微镜教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为主题,三位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同台竞技,共同演绎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精彩课堂。
名师匠心各展所长 同课异构异彩纷呈
陈敏: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
陈敏老师以苏州穹窿山的高湿度环境为教学切入点,巧妙引导学生探究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环境下植物的蒸腾作用数据,直观理解植物叶片散失水分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既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展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朱卫娉: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
朱卫娉老师从水往低走的科学规律出发,利用百合蒸腾作用使墨水上升的可视化实验,让学生见证植物使水往高处流的自然奇观,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环节,学生亲手操作测量蒸腾速率,荷叶气孔观察等实验,展现了扎实的实验功底和勇于创新的教学精神,为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乔晨:苏州工业园文景实验学校
乔晨老师将生物学知识与人文表达巧妙融合,通过塑料袋凝水、气孔开闭选择题等经典实验,直观验证植物水分散失原理,改编《孤勇者》歌词,将蒸腾作用拟人化,用“气孔开合如生命脉搏”“以叶为帆”等生动表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用艺术化表达激活课堂。
数字赋能新课堂 薪火相传育新人
作为园区首批配备全数字化显微镜实验室的学校,东沙湖实验中学为赛事提供了高标准的教学环境。参赛教师充分利用数码显微镜实时成像、多屏互动等技术优势,将抽象的“蒸腾作用”“导管运输”等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化的动态过程,实现了传统生物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此次优质课评比不仅展现了园区中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更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为探索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宝贵范本。
一审一校:季忠云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