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导向 深化高效课堂 —— 苏州工业园区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高质量发展,10月24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青剑湖实验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堂实践”为主题,通过课堂观摩、经验交流与专业引领,全面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路径,助力区域思政教育内涵提升。
青剑湖实验中学孙逸君老师执教《促进民族团结》。孙老师以“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何以历久弥新”为总议题,通过情境创设与案例剖析,依托苏州援疆等本土素材,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政策。通过“民族团结何以凝聚”、“民族繁荣何以绘就”两个子议题,引导学生从关系与发展两个维度思辨,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度思考,在知识传授中升华价值引领,扎实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素养目标。

西附初中罗雅婷老师执教同题异构课《促进民族团结》。罗老师立足于初三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展开,设置“天山南北,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和“雪域高原,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两个议题,课堂高效流畅,丝丝入扣,既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厚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太仓市政治教研员周荷秀作《初中道法中考题的三重回归》专题报告。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第一重回归—“回归课标”,重在坚守课标的价值引领功能,确保教学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与知行要求三位一体;第二重回归—“回归教材”,强调深刻把握新教材大单元的编写逻辑与案例精髓,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第三重回归—“回归学生”,倡导从中考原题的真实反馈出发,精准把脉学情。三重回归环环相扣,为精准把握中考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景城学校、金鸡湖学校、青剑湖实验中学初三备课组代表依次作经验交流。各校围绕复习策略、资源整合、分层教学等内容,分享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成果,各校共享共建、协同共进,凝聚起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的强大合力。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王陈华老师作总结发言。王老师立足区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局,强调中考教学必须概念清晰、学理透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准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观摩课例,王老师提出“以素养立意、以情境赋能、以任务驱动”的教学转型路径,要求各校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拓展学生思维,体现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本次研讨活动以课堂为实践阵地、以素养为核心导向、以共享为发展机制,为区域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动能,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明确了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将有效引领全区道法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专业能力,切实推动园区思政教育质量迈向新台阶。
一审一校:王陈华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胡修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